图为台州第一代缝纫机人管康仁。
这一两年,80多岁的管康仁已经不再做缝纫机了,但他还是被业内记得。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台州第一代缝纫机人,更是因为他生产的求精牌缝纫机的质量响当当。如今,还有买家时不时打电话求购求精缝纫机。
偷偷摸摸敲打出第一台补鞋机
如今的台州是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出口基地,产业集群规模全球第一,每年实现总产值上百亿元。但是谁能想到,这个产业的开端竟是一台普通的补鞋机。
管康仁的出生地,位于如今的椒江区下陈街道水仓头村。下陈有出门补鞋的传统,正所谓“扁担两头尖,出门针线鞋”。因为当时没有补鞋机,人们大多用手工补,工作效率不高,缝补走线粗糙,天气寒冷的时候,手工穿针引线尤其辛苦,收入也少。
偶然一次机会,30多岁在家务农的管康仁在路桥街头看到一台公家的进口补鞋机。补鞋机效率高而且线脚工整,很多人排队去修补。
“补鞋机看上去没有多少技术难度,为什么不能自己造一台?”管康仁说,自己年轻时曾经在水泵厂工作过,对机械有一定研究,就想着为乡亲们生产补鞋机,同时也赚点钱维持生活。
为此,他开始了“偷偷摸摸”的研发工作。白天他在田里干活,晚上就在家里倒腾。陪伴他的只有一台旧的手摇钻床和一把钳子。
“当时从事工商经营有被戴上资本主义帽子的风险,只能偷偷去旧货市场淘点材料,然后用麻袋包回来,在家后院的破草屋半夜点着煤油灯工作。”管康仁说,自己就这样偷偷摸摸干了一年多,终于用废铁手工打造出一台补鞋机。
第一台补鞋机的样子不怎么好看,但效果还不错,针脚比手工的整齐,速度快了好几倍。管康仁偷偷地将其卖给了补鞋匠,一台机器刨除成本能赚100元,这相当于农民干一年的收入。
不过,好景不长,管康仁的行为被举报了。他被抓去公社学习,机器设备材料被没收,还被罚款1000元。不过,他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
创办台州第一个缝纫设备工厂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涌起,管康仁也迎来了他创业的新起点。
“当时,温岭牧屿那边比较开放,大队支持办厂。知道我有这技术,就把我找过去做技术工。”就这样,管康仁与那边合作,他提供图纸和技术指导,对方给他开工资。几个月后,大量的补鞋机被制造出来,也带动了大大小小补鞋机厂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补鞋机销路这么好,那么做衣服的机器应该更有市场。”1979年,管康仁决定改造缝纫机,他和曹忠泉等几位好友在20平方米的家中创办了一个小作坊,取名为三甲区下陈缝纫机零件厂。谁曾想,这竟成为了台州第一个缝制设备工厂。
“当时条件很简陋,全部零件都要自己做。”为了生产,管康仁还特地跑到上海去弄了台缝纫机来研究,“当时只有江苏、上海等地的国营企业有在生产,别的地方都买不到。”
创业初期非常艰难,管康仁等人常常一天只休息二三个小时。“那时候,劲头特别足,感觉有用不完的精力。从机壳铸造到零件的热处理加工,我们没日没夜干着。”最终,他们生产出了一台缝纫包边机。
包边机一生产出来,便赢得了市场。起初是一些裁缝店,后来一些百货公司都来他这里订购。管康仁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利润滚滚而来。
乡亲们也意识到包边机的商机,参与到这个行业中。从亲戚邻里再到整个片区,管康仁的缝纫机厂为周边百姓创造了致富新路,在他的引领下,当地也掀起了一股缝纫机创业浪潮,缝纫机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在下陈成长起来。
追求质量,精益“求精”
从小作坊发展到现代化缝制企业,下陈逐渐形成一条完整而成熟的缝制设备产业链,椒江也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缝纫机生产和出口基地。
作为第一代缝纫机的制造业者,管康仁带给行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创新意识,还有其对于质量的追求。
“产品没有质量,企业就没有未来。”40多年与缝纫机打交道,管康仁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
“每台缝纫机就如自己的小孩一样,只想让它们变得更好。”管康仁说,这也是他为企业取名“求精”的原因。一位熟悉管康仁的车间主管说:“每批产品出厂前,管总总会去检查一遍,如果有机子因为质量退回来,他都会认真去检查,并亲自给顾客打电话,了解原因。”
“我是技术工出身,市场的东西不太精通,但是质量关我一定要把好。”直至前年,公司进行最后一批缝纫机的生产,管康仁仍坚持在生产一线。虽然现在已经80多岁了,他还时常要翻阅了解一些缝纫机的动态信息。他认为,只有不断创新,企业才有发展。
在时代潮流面前,管康仁没有退缩,而是勇立潮头,不断探索。椒江缝制设备行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在推动椒江缝纫机产业发展上,管康仁功不可没。
如今,经历了大浪淘沙,管康仁身上的光环渐渐褪去,但缝纫机行业“江湖”上仍有他的故事,求精牌缝纫机在市场上仍保有高品质的口碑。一些老客户还会时常拜访管康仁,并表示如果求精缝纫机继续生产,他们还愿意合作。
(编辑整理:台州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