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房产中介。看到房地产中介火爆市场,几个大学毕业生一拍即合,携手一起创业做房产中介,他们花两万块钱注册了一个房产销售代理公司。毕竟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只要能多赚钱,没有什么他们不敢做的。
他们利用在房地产销售中积累的与中小银信贷人员熟悉的便利,专做灰色地带的贷款,什么萝卜章、假离婚、假社保、假收入证明……来者不拒,照单全收,要什么有什么。
他们把房产中介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找到了金矿。
2016年10月份以前,那真是日进斗金流金岁月。其中一个小伙曾神秘地告诉我,国庆前几天,他们帮一对做生意的夫妻俩贷款买了8套房。
当时我很惊诧,他得意地笑了——这个很简单的啦,他们夫妻俩名下有两套,给他们办一个假离婚证,房产局与民政局又不连网。然后同一天以他们各自名义分别向4家银行申请房贷,彼时银行竞争激烈,只要是房贷都抢着做,配合得十分默契。在信贷系统里查,显示的当然每人名下都是二套房,按二套房利率放款。这样一来,他们夫妻俩名下就有十套房了,“你说那‘牛栏钻猫’的限购不是唬鬼的吗?”
这小伙子说,国庆前,他们又接到一家开发商送来的一笔大买卖,客户看中一套逾千万的大平层,虾有虾路,蛇有蛇道。400多万首付款,是由开发商帮买房者搞定了,另外600万房贷,则是开发商请他们来“搞定”。
让他们真没想到贷款人征信报告上已有50多次不良记录,还有三笔累计几百万的未还清贷款,主办银行当然不肯贷,购房者显然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专门做炒房的。通过他们操作,找熟悉的银行和关键人变通,三下五除二,600万很快就给贷下来了。当然,费用没少收,炒房者对费用本来就不敏感,价格没有弹性,要多少给多少,随他开价。
小伙子洋洋自得地说:“就那一单服务费,我们收了近20万吧。你懂的,这个钱不只是我们赚的,要分出去一大块。”
据他们介绍,这是一种齿轮状、链条化、体系化环环相扣的交易,很多开发商售楼部都有一帮人在做,有环环相扣的利益链,也是一种延续多年的成熟商业模式,许多地方对这种灰色地带的生存模式都睁只眼闭只眼。
在这个城市,像他们这样的公司至少有几百家。
国庆后,最严厉的房地产调控利剑高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发起大规模的针对房地产行业违法专项整治执法行动。
他们的麻烦也来了,流金淌银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涨潮时裸泳者不容易显身手,退潮后大量的裸泳者现身了。
一天,小伙子再次见到我时,一脸惘然说,去年靠这种井喷般的灰色业务赚了几百万。钱多了,头脑也发热,又贷了400多万高位买了两套房,想短炒一把出手,多赚几百万。
没想到市场风云变幻大王旗,到现在也出不了手,所购区域房价下行20%,成交寥寥,公司这几个月没有流水,他每个月还本付息要4万多元,流动性已近乎枯竭,已开始向父母求援,但家在农村的父母积蓄有限,短时间帮助撑一下可以,时间长了也吃不消。
而他还有个合伙人胆更大,做房产中介赚了200万,再贷了1000多万,也是在高位时进场炒房,本想搏一把就走,现在套住了,还割不出来。房价下跌15%,再加税费,200万基本就没了。
小伙子说“他跟我一样,也是毕业才两三年。觉得赚钱太容易了,现在也已经断供了,房子肯定是不要了,银行要做冤大头的接盘侠了。从我们做业务的来看,过去两年高位炒房者流动性困难的已经不在少数,未来这种‘弃船’现象可能会批量出现。”
印象中,这个小伙子以前不抽烟,最近他开始抽烟了。谈话时间不长,他抽光了半包烟,掐灭了最后一根烟蒂,说了句感慨不已的话:“还是自己太嫩了,没经历过这种事,从来没有想到过。泡沫沸腾时手舞足蹈,投资大胆而激进。乐曲骤停时,目瞪口呆。所有的富足和愉悦如烟花般消散,就像它不曾来过一样。”
台州房产网开设的房产学校栏目,由首辅房地产协办。房产学校栏目的内容,涵盖买房故事、卖房故事、租房故事、营销讲堂、楼盘轶事、故事连载等相关内容,敬请关注。
网站声明:
本栏目编辑的故事,虽然选材于生活,但已纯属虚构,如有类同,切勿对号入座。
本栏目故事编辑过程,如涉及相关方版权内容,请及时联系网站客服,网站将在最快时间内纠正。